课程介绍

文章来源:      时间:2018年08月24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一、课程目标

《英语语言学》是英语专业本科生专业综合文化素质必修课程,以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属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之一,是选修其他语言学分支课程的先决条件,也是选修其他综合文化素质课程的基础。它不仅传授有关语言结构、性质、功能等知识,同时展示出语言科学的研究方法。它还有助于学生对外语技能的掌握,更能够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增强理性思维能力和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选用

《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三、课程教学内容

模块一:语言学综述模块

基础内容:语言学的概念、现代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的区别、语言学研究的意义、语言学研究的领域、语言的概念、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区别性特征、语言的功能及语言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模块二:微观语言学模块

基础内容:语音学和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模块三:宏观语言学模块

基础内容:了解跨学科研究语言的方法,掌握语篇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和代表性理论,特别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篇功能,通过社会语言学的学习理解语言和社会的辩证关系。语言学的应用,包括母语习得及二语习得的关系,语言学学习与语言教学与测试的关系、计算机语言学等等。

四、教学方法

(一) 以思辨技能为核心,设计教学活动

以思辨技能为核心,设计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易于进入积极思维状态,进行主动学习和思考。设计教学活动时,不是把思维训练局限在专业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等较低层次上,而是放在思辨技能中高层次的认知技能。教学活动可以指向单一技能的训练,如“归类、识别、比较、区分”等思维活动,也可以是多种技能的综合训练,如“质疑假设、阐述推论、论证结论”等思维活动。另外,归纳法和演绎法也是语言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活动。

(二) 以人格倾向为隐性培养目标,创设课堂人文环境

思辨人格倾向,即批判性精神或批判性思维特质,是思辨能力的个体倾向性,是有意识进行评判的心理准备状态和意愿。

个人倾向应作为语言学课程教学的隐性培养目标,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开放包容的课堂人文软环境来实现。本人会努力营造友好型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更为大胆、自信。允许学生质疑教师、挑战权威的宽松氛围使教与学的环境更加自由,使学生敢于对“正确”答案提出质疑,敢于提出自己见解,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气质 。

(三) 以思辨标准为标杆设定思辨高度,逐步提升思辨能力

在课堂讨论或报告展示环节,从教师评价学生或同伴互评角度,评判学生的精晰性基于学生能否准确清楚地阐释证据、论点; 评判学生论证回答是否与问题密切相关,是否能捕捉到与主题相关的重要信息;逻辑性是观察学生是否能有条理地呈现论证过程,厘清论证的内在逻辑。深刻性指能否深刻理解相关理论概念、思考他人研究或展示中的不足或错误。

(四)以项目学习来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动机

语言学学习中,建立项目档案。项目答案由项目学习计划、项目学习日志和项目学习评价三个部分组成。项目学习计划的第一项内容是对项目主题、目的、领域、语料、理论、方法等进行概述;第二项内容是该项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第三项是项目活动内容描述和具体的日程安排;第四项是该项目所需的资源及支持,如图书资料、网络计算机、相关教师或专家等;第五项是项目收获,包括项目小组的收获及目标受众的收获;第六项是项目会议,会议次数最少5次,其中至少包括2次任课教师参与的会议。项目学习日志包括项目组每一位成员的计划、活动、收获、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项目学习评价主要是对最终的项目成果的评价,设有三个评价表:小组互评表、小组自评表和教师评价表。项目评价表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要求评价者用分值对项目成果给予评价,共有六个评价指标:口头陈述、内容组织、研究方法、PPT 制作、现场答辩和小组合作,每一项指标满分值为 5 分;定性评价要求评价者对项目成果做出描述性评价,内容包括价值、优势、不足、局限性和改进意见或方案等。

(五)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在语言学教学中本人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使语言学教学以“探究性学习”代替传统的“知识教授型”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本人利用外语教学资源,筛选了网络上的语言学课程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以动态评价为理论指导,结合英语语言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建构了英语语言学课程动态评价模式。为探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评价最大限度地反映个体认知发展过程,该评价模式将英语语言学课程每章节教学分解为课前网络自主学习、课堂伙伴式互动内化、课后通过学习笔记评价反馈、以项目为驱动提炼升华四个教学环节; 通过建立“课程学习档案袋”,将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促使教学和评价有机融合; 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将干预和互动紧密结合,实现对学生个体认知策略培训和学习潜能激发。

六、课程教学特色

(一)以思辨能力层级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语言学课程设计

本课程从外语专业知识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学课程入手,聚焦如何将英语语言学课程与思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构建该课程思辨能力层级模型。以思辨能力层级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语言学课程改革具体路径和实施过程,以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并借此为语言学课程的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教学理念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多媒体课堂、电脑机房以及各种网络互动形式的出现,充分弥补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所无法实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会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 如利用 QQ 群、微信等社交软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具体的交流群,为师生互动提供良好的平台,也利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实现在线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将课堂交给学生,彻底翻转课堂,转变学生对教学模式的固定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基于动态评价理论的课程评价模式理念

传统的终结性考核该模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无法科学、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通过建立“课程学习档案袋”,将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促使教学和评价有机融合; 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将干预和互动紧密结合,实现对学生个体认知策略培训和学习潜能激发。

七、 教学效果

由于本课程坚持不断的创新,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围绕教学改革,本课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在科研方面目前出版了专著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学生成绩理想的英语专四和专八成绩,如英语专业专四曾通过率为78.66%,76.08%,比同类院校高出30.69和36.07个百分点,英语专业专八成绩也比同类院校高出20%。学生评教成绩均在4.8以上;在2016级语言学课程效果问卷以及访谈中,学生反映课程有趣,知识性强。近几年来,有多名同学申请到国外的研究生以及考入国内的英语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后续性学习。在语言学学习期间,通过项目学习,对珠海市的语言教学进行调查指导。比如:对珠海市香洲区中小学英语教师语音语调进行了调查,针对调查的状况,进行研讨。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多数学生撰写了有关语言学的论文,部分论文获得院级和校级优秀奖。部分学生发表语言学的论文在期刊杂志上。多名同学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八、 本课程在国内、外所处的地位与水平

与国内高校同类课程相比, 本课程建设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所选教材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术性与操作性兼具,有机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中外教师专家相结合的教学研讨教学上大胆创新,教学研讨中,中外教师相结合,部分班级使用外籍教师教授本课程,力求在本课程教学上取得突破。

2. 教学方法上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就教学方法而言,按照国内同领域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并参照北京大学、杜伦大学国内外知名院校相关课程的课程设置,加入了语言研究方法等 ,达到国内相关课程的先进水平。

3. 与国内高校同类课程相比,本课程具有科研优势。综合比较近五年的学术研究,我们在专著、论文和研究报告等方面具有优势。

4.教学理念上,但以培养思辨能力为导向、专门聚焦如何将英语语言学课程与思辨能力的培养相融合的研究并不多,更缺少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具体学科的理论框架。本课程的教学走在全国前列。



课程教学理念

(一)坚持以主体论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本人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比如:在语言学课程中设计的项目学习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内容的、探究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从该课程中提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科研方法、促进了英语学习。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也通过问题驱动、分析与讲解、分组研讨、报告展示4个环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基于思辨能力层级模型的课程设计理念

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是近年来国内外语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推动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造就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通识型外语高端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目标已经在学界达成共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本人在语言学教学课程中以思辨技能为核心,设计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易于进入积极思维状态,进行主动学习和思考。在其它课程中,也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角度重新思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力求采用一种 ‘全面综合’ 的态度和取向做到‘兼收并蓄’, 建立思辨“一体化” 教学模式, 实现语言技能与思辨技能的同步提高,为语言课程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教学理念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多媒体课堂、电脑机房以及各种网络互动形式的出现,充分弥补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所无法实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会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 如利用 QQ 群、微信等社交软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具体的交流群,为师生互动提供良好的平台,也利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实现在线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将课堂交给学生,彻底翻转课堂,转变学生对教学模式的固定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四)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模式的课程设计理念

对于英语语言课堂上的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本人每节课会做好教学设计和准备工作,积极创设趣味化的研究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学习、边思考、边互动、边体验,调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 建立项目学习档案。项目答案由项目学习计划、项目学习日志和项目学习评价三个部分组成。项目学习计划的第一项内容是对项目主题、目的、领域、语料、理论、方法等进行概述;第二项内容是该项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第三项是项目活动内容描述和具体的日程安排;第四项是该项目所需的资源及支持,如图书资料、网络计算机、相关教师或专家等;第五项是项目收获,包括项目小组的收获及目标受众的收获;第六项是项目会议,会议次数最少5次,其中至少包括2次任课教师参与的会议。通过完成项目的过程促进学生研究型学习能力。

(五)基于动态评价理论的课程评价模式理念

传统的终结性考核该模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无法科学、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通过建立“课程学习档案袋”,将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促使教学和评价有机融合; 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将干预和互动紧密结合,实现对学生个体认知策略培训和学习潜能激发。